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全國勞動模范丨陳晨光:煤海深處的“安全守望者”

全國勞動模范丨陳晨光:煤海深處的“安全守望者”

語音播報
點擊播放

在華陽集團,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從初入礦山時手足無措的文弱書生,一步步成長為能扛起工作重擔的礦山硬漢;從對瓦斯檢查一無所知的毛頭小伙,蛻變?yōu)樾袠I(yè)內令人欽佩的技術尖兵;從不怕虎的初生牛犢,歷練成守護礦井的安全哨兵。

接受表彰后留念

14年來,從第九屆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瓦斯檢查工一等獎到第十五屆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瓦斯檢查工特等獎,從陽泉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省能源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煤炭行業(yè)技術能手、山西省勞動模范到全國勞動模范,二礦通風工區(qū)通風二隊瓦斯檢查工陳晨光用一串閃光的足跡,書寫著一名平凡礦工的精彩人生。

歷練

從文弱書生到礦山硬漢

陳晨光長著一張娃娃臉,戴著一副眼鏡,皮膚白皙,性格靦腆,活脫脫一副書生模樣。他在隊里也確實算個“知識分子”,畢業(yè)于山西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當初,親朋好友不看好他在礦山的發(fā)展,認為專業(yè)不對口,陳晨光卻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然而,第一次下井經歷就給陳晨光來了個“下馬威”。狹窄的巷道、潮濕的環(huán)境、彌漫的粉塵,每一步都艱難無比;各種瓦斯檢測儀器和嚴謹的操作規(guī)程,一度讓他手足無措。

于是,縱橫交錯的巷道里,他緊跟師傅的步伐,主動干活,把每一項任務都當作學習機會,走到哪兒問到哪兒。升井后,他一遍遍研究工作面圖紙,熟悉井下地形,在舊會議室的水泥地上畫圖,吃透巷道系統(tǒng)和通風設施的原理構造。宿舍里,《煤礦瓦斯檢查作業(yè)》《礦井通風》等專業(yè)書籍就放在他的枕邊,便于隨時翻看,有些還被他拆成小冊子隨身攜帶學習。

關關難過關關過。理論關闖過去了,對于體力關,從小在農村長大、擅長體育的陳晨光并沒有放在心上,他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通風隊最艱苦的崗位——跟機瓦檢工。這意味著他每班既要在工作面接風筒,與掘進隊步伐一致,又要3次往返于巷道,認真檢測瓦斯易積聚的100多個檢測點,發(fā)現問題立即找到源頭、加緊處理。

但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一節(jié)風筒10米長、80斤重,跟機瓦檢工要把它托舉起來并掛在三四米高的巷道頂部?!盀槭裁磩e人三四十分鐘就能獨立掛好一節(jié)風筒,我卻一個半小時也干不完,還得找?guī)煾祦韼兔??”陳晨光陷入深深的自責。他開始進行俯臥撐等一系列體能訓練,這才逐步適應了崗位需要。

最讓瓦檢工頭疼的就是巷道貫通后、調改系統(tǒng)時,要在半天時間內,把200多節(jié)共2000多米長的風筒拆下回收。每次,陳晨光都把這項工作當成一次體能訓練。手上磨出的老繭,手臂上日漸隆起的肌肉,手腕長期的疼痛都是他成長的印記?!拔覜]想到這個文弱書生能吃下這樣的苦。拆風筒是別人避之不及的活,他卻逐漸適應、勝任了這項工作。我們升井以后都著急回家,而他會把數據臺賬、圖紙整理復盤好才離開?!币娮C陳晨光成長的瓦檢工趙鵬感慨道。

就這樣,十四年如一日,陳晨光背著重重的“行囊”——光干涉式瓦檢儀、便攜式瓦檢儀、多參數便攜式監(jiān)測儀、瓦斯檢查杖、溫度計及各種修補工具,足跡踏遍二礦14個掘進工作面,累計接風筒2000多節(jié)。曾經的文弱書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井下獨當一面的礦山硬漢。

陳晨光在讀取檢測數據

精進

從毛頭小伙到技術尖兵

瓦斯是煤礦井下的重大安全隱患,無色無味,隱匿在礦井深處。瓦檢工每天奔走在看不見的“戰(zhàn)場”,必須錘煉本領、嚴謹細致。陳晨光說:“永遠不能輕視瓦斯。瓦斯檢查工作,不只是簡單操作儀器、記錄數據,檢查必須到位,處理必須及時,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對每個檢測點、每個區(qū)域都要心中有數。我們要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礦工的生命安全負責?!?/p>

熟能生巧是良訓,“自討苦吃”是境界。陳晨光說:“一份工作,可以簡單做,也可以復雜做,我選擇了‘自討苦吃’。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捧幾次‘燙手山芋’,自然會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庇谑?,急難險重的工作現場總有他的身影。

一次,在高抽巷,盲硐深度達到了1000多米,陳晨光明顯感到巷道風量減少,檢查發(fā)現回風瓦斯增大,于是迅速展開排查。風機頻率正常,他就挨個檢查風筒,頭上的汗滴答不停,檢查到第14節(jié)風筒才發(fā)現接頭斷開了。陳晨光立即要求停止工作面作業(yè),切斷電源,撤出受威脅區(qū)域人員。向調度室匯報后,他馬上處理,用鐵絲拉緊風圈間的距離,用鉗子一點點往里撬動,終于把風筒接好,還加裝了緊固器。那一次,他成功避免了一場潛在安全事故,卻錯過了班車,比正常下班晚了3小時才到家。但是,這次應急處理讓他增強了處理突發(fā)事件的信心。

陳晨光在實踐中練就了一身本領。不管瓦檢儀指針多粗,他都能精準讀到小數點后兩位的刻度。他能聽風辨氣,通過聽風流聲音、感受氣流變化來判斷風量大小,作出精準判斷:氣球放氣一樣的“呲呲”聲,極大可能是風筒漏氣;風聲突然變小,則可能是通風系統(tǒng)堵塞,風流不暢。根據現場情況,他因地制宜運用引風布帳、導風板等引來新鮮風流……

“這娃自我要求高,勤快、細心、肯吃苦,是塊好料?!弊鳛殛惓抗獾膸煾?,二礦通風工區(qū)通風二隊隊長鞏利忠把他當作好苗子重點培養(yǎng),并鼓勵他在技能競賽之路上勇往直前。

在備戰(zhàn)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的集訓中,陳晨光用3個月啃完厚厚的5本教材,整理出2本密密麻麻的理論“寶典”;逐字逐句了解比賽注意事項,把各個環(huán)節(jié)“揉碎嚼爛”,一遍遍摳細節(jié)。在實操訓練中,他發(fā)現短板弱項,不斷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節(jié)奏和方法。他還與隊友組成攻堅小組,總結出一套快速檢查瓦檢儀故障的方法:優(yōu)化氣路檢查方案,將儀器故障排查項目用時縮短10秒,又總結出巷道模擬環(huán)節(jié)手指口述“三點一線”法,每天重復動作上百次,形成肌肉記憶,分秒必爭。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九屆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上,陳晨光首戰(zhàn)便初露鋒芒,獲得瓦斯檢查工一等獎。在第十五屆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上,他迎來高光時刻,獲得瓦斯檢查工特等獎。他成了礦上乃至整個行業(yè)內赫赫有名的技術尖兵,許多年輕的瓦檢工以他為榜樣。

有人問陳晨光秘訣,他笑笑說:“哪有什么秘訣!就是不服輸,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直到零差錯、零失誤?!?/p>

擔當

從初生牛犢到安全衛(wèi)士

當各種榮譽的光環(huán)加身,陳晨光選擇堅守初心,他在筆記本扉頁上寫下四個字:及時歸零?!皹s譽屬于過去。只有及時歸零,才能走得更遠?!标惓抗庥脴銓嵉脑捳Z道出他最本真的職業(yè)操守。

歸零,意味著一切從頭開始,帶著初心再出發(fā)。

時光回溯到十多年前,陳晨光剛參加工作時。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他在井下工作雖然認真,但有時也會忽略一些潛在的危險。

那是一次簡單的高冒處瓦斯檢測,陳晨光踩在架子上就要站直身體,身旁的老師傅急忙叫停,并告訴他瓦斯等有害氣體最容易“藏”在上面,切不可大意,要蹲下身子舉起胳膊測量?!巴咚共粫覀冮_玩笑,我們更不能拿礦工兄弟的生命開玩笑。要按章操作,保護好自己,干好這一良心活?!标惓抗庵两裼浿蠋煾档慕陶d,也帶著這份敬畏,悉心守護礦工生命安全。

他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進風大巷的新鮮風流中進行儀器換氣調零,當測量數據與實際瓦斯量有出入時,走出工作面重新調零;每個檢測點測3次,檢測點位置要在距頂板不大于300毫米、距側壁不小于200毫米的區(qū)域內,取最大值作為最終檢查結果;捏吸氣球吸入待測氣體也有講究,必須達5次至10次,高瓦斯冒頂區(qū)域要捏10次以上……一切只為測量數據的準確。

陳晨光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對待安全隱患。在一次高抽巷的走動巡查中,他發(fā)現除塵風機出現故障,無法正常使用,立即要求當班工長整改。工長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覺得他多事,在故意“找茬”,以影響生產任務完成為由,拒絕配合。陳晨光耐心將《煤礦安全規(guī)程》、粉塵的危害等都搬了出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后大家齊心協(xié)力消除了除塵風機故障,恢復了正常生產。

陳晨光在檢測點測量

近年來,煤礦智能化建設如火如荼,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陳晨光這個“老瓦檢”又變回了“小學生”,積極學習前沿技術?!靶聲r代的礦工不能只會拿儀器,還要懂數據、會分析,跟上時代發(fā)展?!标惓抗庹f。他虛心向廠家技術人員求教,積極協(xié)助測風員工作,努力掌握煤礦智能測風系統(tǒng)應用。他還主動請纓投身“以管代巷”技術試驗工作面建設,通過控制抽采負壓,確?;仫L落山風流方向朝向采空區(qū),避免回采工作面采空區(qū)瓦斯涌出,省去不少勞動量,為上隅角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鑒。

如今,提起陳晨光,工友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他是當之無愧的安全衛(wèi)士。

回望陳晨光的成長路,從“絕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到“及時歸零”的謙遜心態(tài),再到“建功華陽”的實干擔當,他用14年的堅守證明:平凡崗位也能綻放耀眼光芒。煤海深處,正是有這樣一群“安全守望者”默默奉獻,才筑起了煤礦安全生產的銅墻鐵壁。

作者:任志青 版面編輯:于紅

來源:中國煤炭報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