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理論微課365丨2025精品課?探尋新中國鐵路發(fā)展的密碼

理論微課365丨2025精品課?探尋新中國鐵路發(fā)展的密碼

語音播報
點擊播放

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我們可以透過全國鐵路的營業(yè)里程數的變化,領略到新中國鐵路發(fā)展的輝煌景象: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萬多公里到改革開放之初的5.2萬公里,到2012年的9.8萬公里、其中高鐵不足1萬公里,再到2024年達到16.2萬公里、其中高鐵4.8萬公里……如何取得如此耀眼的發(fā)展成就?今天,我們一起從幾個角度去探尋蘊藏其中的密碼。

從歷史傳承看——新中國鐵路的發(fā)展與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程相隨交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鐵路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和忘我的勞動,恢復被戰(zhàn)爭破壞的鐵路、支援“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充分發(fā)揮了“開路先鋒”作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鐵路工人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鐵路建設發(fā)展取得重大進步,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精彩縮影;進入新時代,鐵路工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勇擔“交通強國 鐵路先行”使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一路走來,廣大鐵路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堅決聽從黨的指揮,真正做到了“黨叫干啥就干啥、黨叫干啥就干好啥”。正是在黨的領導下,鐵路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發(fā)展奇跡,我們找到了第一個密碼——傳承“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鐵路紅色基因

從服務大局看——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鐵路拉開了恢弘的發(fā)展大幕:成渝鐵路僅用兩年全線貫通,成昆鐵路創(chuàng)造建設奇跡,青藏鐵路鋪進雪域高原,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鐵等陸續(xù)投入運營,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等相繼建成……一條條鐵路線在祖國大地上快速延展,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了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為鐵路建設發(fā)展成就點贊。從“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到“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桿”,總書記的深情點贊和殷殷囑托,讓200萬新時代鐵路人信心更堅、方向更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鐵路建成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京滬高鐵、成渝高鐵等主要高鐵通道實現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中歐班列聯通中國境內123個城市,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中老鐵路、匈塞鐵路、雅萬高鐵等相繼投入運營,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亮麗名片……一路走來,廣大鐵路人始終堅持在黨和國家大局下行動,有力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我們找到了第二個密碼——牢記和踐行“國之大者”、當好“開路先鋒”

從造福人民看——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和重大民生工程,一頭連著經濟發(fā)展,一頭關系民生福祉,始終堅持為民服務,自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讓鐵路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拓涍\輸常態(tài)化實施“一季一圖”和“一日一圖”,復興號實現對31個省區(qū)市全覆蓋,廣泛鋪開電子客票,“網上訂餐”,旅客出行從“走得了”邁向“走得好”。深化貨運市場化改革,推進“公轉鐵”和多式聯運,更好服務和支撐國家“雙碳”戰(zhàn)略和美麗中國建設,國家鐵路貨物發(fā)送量由1949年的5589萬噸增加到2024年的39.9億噸,增長約70倍,有力降低了全社會物流成本。公益性“慢火車”便利老少邊和脫貧地區(qū)群眾出行。2012年以來,老少邊和脫貧地區(qū)鐵路建設投資5.4億元,145個縣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中國鐵路的旅客發(fā)送量、旅客周轉量、貨物發(fā)送量、貨物周轉量居世界第一。一路走來,廣大鐵路人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譜寫“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時代新篇,我們找到了第三個密碼——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國家鐵路、人民鐵路,新時代鐵路人接續(xù)傳承“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鐵路紅色基因,始終牢記和踐行“國之大者”、勇當“開路先鋒”,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團結奮斗,必將在進一步全面深化國鐵企業(yè)改革、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鐵路企業(yè)的火熱實踐中,不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文字:孫穎

視頻:趙欣 李晨琛

編輯:金炫美

審校:高珊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