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諾貝爾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在著作《思考,快與慢》一書中,提出了人的大腦中存在系統(tǒng)1和系統(tǒng)2的理論,系統(tǒng)1的運行是無意識的,不費腦力,處于自主控制狀態(tài),憑直覺和經驗,所以非常省力。
系統(tǒng)2則需要費腦力來思考、運算、選擇、決策,憑邏輯、推理和概率計算,所以很費力。人們習慣于用系統(tǒng)1處理問題,只有當系統(tǒng)1遇到麻煩時,系統(tǒng)2才會出面解決。
在配件庫存計劃中,人們也習慣于根據直覺和經驗,用系統(tǒng)1來處理問題,遇到庫存缺貨,系統(tǒng)1告訴我們要增加庫存,以避免缺貨來提升客戶滿意度。人們對此深信不疑,很多企業(yè)也的確這么做。
可增加庫存就能提升配件現(xiàn)貨率和客戶滿意度嗎?系統(tǒng)2告訴我們:事實并非如此。
二戰(zhàn)時,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為美國空軍分析數(shù)據,統(tǒng)計飛機上彈孔的部位,看看應該在哪里增加防護。通常思路應該在彈孔多、受攻擊概率高的地方加鋼板,可是數(shù)學天才瓦爾德卻提出相反的觀點:鋼板應該加在彈孔最少的地方,就是飛機的引擎!
按照概率思維,飛機各部位被攻擊的概率是均等的,為什么引擎上留下的彈孔較少呢?因為那些消失的彈孔都在沒能飛回來的飛機上!顯然,在引擎上增加防護才是最有效的。
看來直覺并非常識,常識也并不平常,你看到的是受傷的飛機,還是消失的彈孔?這就是認知差異!
對配件庫存的認知也是如此,增加無效庫存并不能提升配件現(xiàn)貨率,有效庫存才能。多數(shù)企業(yè)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有效庫存和無效庫存,更不了解該如何計算。當有限的資金被無效庫存所占用,企業(yè)就沒錢去采購有效庫存,配件現(xiàn)貨率當然不升反降。
我熟悉的一家代理商在市場好的時候不斷增加配件庫存,每次客戶來公司訪問,老板都會驕傲地向他們展示公司幾千萬的庫存。事實上,客戶只對他們需要的配件感興趣,庫存再多,客戶需要的配件缺貨也是白搭。前些年市場下滑時,這家代理商現(xiàn)金流出了問題,客戶急需的配件沒錢購買,倉庫里卻躺著幾千萬庫存睡大覺。
這就是配件庫存與現(xiàn)貨率之間的辯證法,多即少,少即多,就像配件秘訣公司所說的那樣:“企業(yè)有1/3的庫存被浪費了,1/3存放得太多,只有1/3是有效庫存。問題是當企業(yè)把配件放進倉庫時,卻不知道哪1/3是有效庫存?!比绻髽I(yè)事先知道答案,就能節(jié)省大量資金,賺更多錢。
配件庫存極其復雜,SKU有成千上萬種,由于品類很多,依靠經驗做好配件庫存計劃完全不可能,系統(tǒng)1在缺貨時要求加庫存,積壓時又要求降庫存,結果是既缺貨,又呆滯,庫存問題像癌癥一樣揮之不去。
在大數(shù)據和人工智能AI時代,系統(tǒng)2可以幫助企業(yè)依靠模型算法和庫存數(shù)據計算有效庫存,避免無效庫存浪費。這樣企業(yè)就能花更少的資金,實現(xiàn)更高的配件現(xiàn)貨率和客戶滿意度,因為精確計算的庫存讓其命中率更高,浪費更少。
關鍵問題在于,很多企業(yè)仍然依賴直覺和經驗來做決策。然而,要管理好配件庫存,最重要的不是經驗,而是管理者從系統(tǒng)1升級到系統(tǒng)2的認知升級。
參考資料:
葉京生,新書《當心庫存錯配陷阱!》
原創(chuàng)不易,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轉載時未經作者同意不得隨意修改。
掃碼關注
打賞在看
杰克的下午茶
咨詢 | 交流 | 分享 | 合作
點一下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資訊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