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工程機械網(wǎng)>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我的面敦師傅

我的面敦師傅

語音播報
點擊播放

師傅是山東龍口人,和那位在春晚小品中一口一個“伙計”的小品演員魏積安是一個地方的人。他姓胡,據(jù)他自己說,是明朝開國大將胡大海的后人。龍口市史為黃縣,據(jù)稱因軒轅黃帝在此長期活動而得名。這里自古崇商,買賣人天南地北地闖蕩,走的地方多、見識廣,自然能言善辯、眼觀六路、八面玲瓏。

師傅是土生土長的龍口人,一嘴龍口方言,他吃飯不說吃飯,說“逮飯”;好不說好,說“真板正”;豬頭肉叫“肴”;花生米叫“花生豆”;礦上挖出的烏黑锃亮的煤,他形容“墨黑墨黑的”。

剛?cè)氲V時,中午師傅叫我同去食堂吃飯,敲開宿舍門說:“伙計,逮飯吧!”聽得我直發(fā)毛,沒懂他的意思。他嘿嘿地笑了笑,說:“就是去食堂吃飯,是我們這兒的土話?!?/p>

師傅有一副好性子,愛笑,沒有脾氣,用我們魯南方言形容,“面敦敦的”。所以暗地里,我叫他面敦師傅。在我看來,他有時候不但不活泛,還多少有點兒“憨”。

我剛被分配到掘進工區(qū)不久,就和他結(jié)對子,成了師徒。一個月后,工區(qū)安排新入職礦工進行耙裝機操作理論考試。那天本來是區(qū)里技術員監(jiān)考,但技術員臨時有事不能參加,因為師傅是技師,也是操作耙裝機的行家,工區(qū)領導便安排師傅監(jiān)考。我見是自己師傅監(jiān)考,心中暗自竊喜。

那天我“點兒背”,有道題明明事先背得滾瓜爛熟,但到了考試的時候怎么也想不起來了。于是,我耍了個小心眼兒,偷偷從兜里掏出學習資料,準備打小抄。我以為自己是他徒弟,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說我考不及格他臉上也沒光,師傅不會抓我作弊。但那次考試,面敦師傅半點沒有給我留情面,還沒等我開始抄,就被他發(fā)現(xiàn)了。他走過來把我的資料當場沒收,笑瞇瞇地、不慌不忙地警告我:“年紀輕輕要學好,老老實實答題,別整這些虛頭巴腦的。”

這事讓我一直耿耿于懷,心里暗暗發(fā)誓,等出了徒再不認他這個師傅,這不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嘛!師傅好像早看透了我的小心思,事后開導我:“按理你是我徒弟,這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但既然你是我徒弟,我就得為你負責。干煤礦不能耍小聰明,凡安全規(guī)程上的理論知識,都是一代又一代礦工用血的教訓換來的寶貴經(jīng)驗!千萬不能輕視,要不會吃大虧的?!?/p>

古語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面敦師傅卻對我這個徒弟教得事無巨細,大到設備的日常維修技巧,小到“在坡度大的巷道里行走,聽見絞車拉礦車時發(fā)出的警鈴聲,要迅速進入躲避洞,以防礦車掉道擠傷”,他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我。但當時我覺得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兒,出錯幾率很小,是他太過小心了。

有一次,班里出了一起斜井跑車事故,幸好沒有人員傷亡。當時我也在現(xiàn)場,看見礦車一路帶著火星子飛奔而下,隨后響起巨大的撞擊聲。等我們沿著巷道下去,只見礦車撞在煤壁上,都扁了。如果當時這里恰好有人,后果不敢想象。那場景讓我倒吸一口涼氣,瞬間理解了師傅說的“安全細節(jié)決定生命”的道理。

師傅的好脾氣在工區(qū)里是出了名的,從我認識他起,就沒見過他發(fā)過火。就算和他開個過火的玩笑,甚至“呲”他一頓,他也總會咧著嘴,笑呵呵地露出兩顆虎牙,腮幫子上的酒窩一個深一個淺,小眼睛瞇瞇一條縫,很喜慶的模樣。

在下組煤175運輸巷施工中,鐵路夾板用得多。師傅勤快,每日下井都會去井口供應站領一些捎到迎頭備用,不想被在另一條巷道施工的掘進區(qū)隊里一名痞里痞氣、脾氣暴躁、綽號叫“驢”的維修工偷拿去用了。這天“驢”又來偷夾板,讓師傅逮著了。這家伙不但不說軟話,反而火爆脾氣上來,嘴里罵罵咧咧的,還推搡了師傅兩把。一旁的我和另一名工友實在看不下去,一人拿著一把鐵锨就要揍他。

師傅趕緊把我倆勸住,對偷拿夾板那頭倔“驢”說:“兄弟,夾板你拿走吧,以后不夠用再來拿!”

剛才還火藥味十足的場景,被他這么幾句軟話平息了。另一名工友氣得對面敦師傅說:“你啊你,就是‘囔囔皮’,讓人在頭頂拉屎,居然自己弄下來就算了!”我也附和說師傅太軟弱了,憑什么讓他欺負。

面敦師傅瞇著彎月眼,笑呵呵地勸我們倆:“你倆打傷了他要進局子,他打傷了你倆也得進局子。本就是小事,都是礦上的東西,那夾板在那里放著,誰用不是用。再說,他也是任務重、攆進尺攆急眼了才這樣。沒必要動手,打架沒有贏家?!?/p>

你看看我這個面敦師傅,好人當?shù)枚肌坝蘩锇蛇蟆绷恕?/p>

半年以后,我這名新工實習期滿,出了徒。后來,我被調(diào)到礦上技術部門任見習技術員,面敦師傅也有了新徒弟。

有一次我和師傅相遇,師傅直夸新收的這個徒弟哪兒都好,就是太聰明了,有些不妥。不久,這個新徒弟在井下駕駛電瓶車時,沒有按安全規(guī)程要求到了岔路口停車后再下來扳道岔,而是老遠就從電瓶車上跳下來,讓電瓶車處于無人駕駛狀態(tài),自己跑著去扳道岔,不想讓鐵軌絆倒,被疾馳而過的電瓶車壓傷雙腿,年紀輕輕落下終身殘疾。

事后我才知道,那天師傅因家里有事沒上班,新徒弟才出了事。師傅一直為這事自責,責怪自己教得不好。

2017年,我們這座全國唯一海底采煤的海濱煤礦,因為資源枯竭關停。我被調(diào)往西部煤礦工作,面敦師傅也在那年退休了。

今年春節(jié),我放假歸來,想探望師傅他老人家。師母說他沒在家,去照顧小郝了。小郝就是那個新徒弟。小郝是個孤兒,出工傷后一直由礦上安排人輪流照顧他。礦井關停后,在崗職工都分流了,就沒人再照顧小郝了。退休賦閑在家的師傅聽說后,便主動照顧起這個苦命的年輕人。

我去了小郝住的礦區(qū)宿舍,老遠瞧見師傅用輪椅推著小郝在宿舍大院里散步曬太陽。明媚的陽光透過樹枝的空隙,在他倆身上灑下斑駁的光暈。剎那間,我想起一句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作者:李啟勝 版面編輯:袁理

來源:中國煤炭報



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若對該稿件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質(zhì)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