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國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機動隊伍聯合中聯重科驗證多裝備協同作戰(zhàn)體系

國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機動隊伍聯合中聯重科驗證多裝備協同作戰(zhàn)體系

語音播報
點擊播放

3月1日,國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機動隊伍聯合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在耒陽市水東江街道大白石坳的丘陵山坡開展“綠盾-2025”實戰(zhàn)化滅火演練,旨在驗證多裝備協同作戰(zhàn)體系,探索全新的森林火災應對策略。

▲演練現場

2022年重慶北碚山火中,消防員在50°陡坡上背負30公斤裝備徒步沖鋒,挖掘機在峭壁邊緣開辟隔離帶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彼時,火場每推進1米,需消耗2.3噸滅火用水,卻仍難遏制火線蔓延。南方丘陵火場因地形復雜、植被茂密,傳統(tǒng)隔離帶開設速度僅為火勢蔓延的1/3,形成“火追人跑”的被動局面。

“水克火的物理極限在復雜地形下被放大。” 中聯重科應急裝備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構建空天地立體防控體系,將逆轉戰(zhàn)局。”此次演練以耒陽市水東江街道大白石坳的丘陵山坡發(fā)生森林火災為背景,山林植被呈現出典型的南方森林特征。演練規(guī)模宏大、環(huán)節(jié)緊湊、科目設置合理,突出全要素配置、全鏈條實操、點對點調度、實戰(zhàn)化模擬。

演練現場,消防員操控3架大疆M300RTK無人機搭載五鏡頭傾斜攝影儀,以每秒12張速度完成火場360度全景掃描,實時數據通過“森林消防滅火通系統(tǒng)”轉化為動態(tài)沙盤,實現火場坐標、燃燒軌跡等關鍵信息的精準掌控。

中聯重科山地救援機器人作業(yè)場景

“傳統(tǒng)隔離帶開設需人工砍伐30米寬植被,但在50°陡坡,消防員站立都成問題。”現場指揮員介紹。此次投入的ZLXF73山地救援機器人,憑借特制釘刺履帶(摩擦系數1.2)和自適應液壓系統(tǒng),在50度陡坡實施創(chuàng)新性“Z型戰(zhàn)術”。該裝備單機作業(yè)效能相當于傳統(tǒng)人工的數十倍,配合凝固式泡沫無人機與地面泡沫車的“立體屏障”系統(tǒng),通過噴射可快速固化的凝固式泡沫形成隔離帶,有效阻斷火勢擴散。同時,四輪消防摩托載6人戰(zhàn)斗單元實現30分鐘快速鋪設4組管帶、遠程水泵,構建起空地協同的精準打擊網絡。

試驗開始,消防員點燃可燃物,剎那間,明火驟起, 僅2分鐘的時間試驗場就被大火吞噬,隨即劇烈燃燒變成灰燼,十分迅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精準檢驗凝固式泡沫類新型應急裝備的實際成效,消防員預先在燃燒設置區(qū)域噴灑凝固式泡沫,經凝固式泡沫處理的隔離帶展現出顯著抑燃效果,成功阻擋了火勢進一步蔓延,有力驗證了凝固式泡沫在森林火災防控中的關鍵作用。

“從發(fā)生山火被動防御到現在的科技反制,我們正推動森林消防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約化轉型?!?演練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演練,是隔離帶開辟的新方式、阻燃凝固式泡沫劑、新型應急裝備運用于森林火災防滅新戰(zhàn)法的一次嘗試。下一步,湖南機動隊伍、中聯重科將持續(xù)深入交流,攜手提升森林滅火作戰(zhàn)能力水平。

文章轉自:“四川省森林消防”微信公眾號

稿件作者:湖南機動隊伍 石禮嘉

關注我們,新鮮資訊一手掌握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