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瑞鐵路連接云南的大理和瑞麗,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大瑞鐵路全長330公里,其中高黎貢山隧道34.538公里,占全程總長的十分之一。自2015年全面建設開工以來,今年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目前高黎貢山隧道工程已完成了55.7%,被稱為最難修的鐵路隧道。打通高黎貢山隧道是大瑞鐵路全線貫通的最重要挑戰(zhàn)。
今年春節(jié)期間
在高黎貢山隧道
許多建設者依然堅守崗位
讓我們隨著央視記者一起
深入地下765米
見證這場攻堅戰(zhàn)
為了早日實現隧道貫通,施工方中鐵隧道局增加多個作業(yè)面。除了從隧道進出口雙向施工,還增加了2座豎井和1座斜井,每個點同時向兩頭掘進。
央視記者來到地下施工現場,感到整個地下施工環(huán)境非常潮濕悶熱,溫度曾一度高達42攝氏度。為解決地下高溫作業(yè)的問題,地下設置了通風管道把新鮮空氣從地表引入到地下每一個作業(yè)面。同時,施工團隊加裝了一臺巨型空調將作業(yè)溫度盡量控制在34攝氏度左右。
井下隧道采用爆破法開挖。炸藥爆破后,除了碎渣能用挖掘機運出,其他全靠工人一米一米地往前掘進。受松軟的地質影響,每隔60厘米就會建起隧道拱架來保證隧道施工進度。
高黎貢山隧道被稱為“世界上最難修的鐵路隧道”,因為這里地質復雜、植被繁茂、地下水豐富,施工過程中涌水成為常見且嚴峻的挑戰(zhàn)。施工中遇到的最大一次涌水險情,涌水量達到每小時314立方米,一晚就將634米深的豎井全部灌滿,后續(xù)抽排水就花了5個月時間,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
2018年,我國自主研制的彩云號硬巖掘進機投入使用,但即便有了施工利器,在高黎貢山復雜的地質條件下挖掘也異常艱難。當“彩云號”硬巖掘進機因松軟地質條件被卡住時,建設者們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建立拱架并噴漿作業(yè),等待凝固后,“彩云號”硬巖掘進機才能繼續(xù)向前掘進。
春節(jié)期間
高黎貢山隧道中
超過一半的建設者堅守崗位
對他們來說
每前進一寸
都是向全線通車邁進一步
END
執(zhí)行主編丨李元、沈蘇
責任編輯丨王雅玲(隧道局)
內容來源丨央視、中鐵隧道局
中國中鐵融媒體中心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