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第十三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在燕山大學召開

第十三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在燕山大學召開

語音播報
點擊播放

10月27日至30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制分會主辦,燕山大學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隆重召開。本次會議是自2000年承辦首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以來,我校時隔24年再次承辦。會議以“智慧流控,力行天地”為主題,旨在展示我國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取得的科研和產業(yè)成果,促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探索和籌劃學科和產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路線,推進我國流體傳動與控制行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

大會開幕式現場

參會代表合影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楊華勇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項昌樂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焦宗夏教授,中國液氣密工業(yè)協會理事長杜旭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會會長蘇子孟,德國博世力士樂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總裁斯蒂芬·哈克,北京機械工業(yè)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林,河北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張立杰,燕山大學黨委書記趙險峰、校長趙丁選、副校長汪殿龍,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制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燕山大學原副校長孔祥東,以及來自全國105所高校、89家企業(yè)和科研院所的10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謀我國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發(fā)展的新方向、新思路、新舉措。

趙險峰致辭

趙丁選主持開幕式

楊華勇致辭

焦宗夏致辭

杜旭東致辭

王振林致辭

開幕式由大會主席、燕山大學校長趙丁選主持。楊華勇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大會再次回到發(fā)源地燕山大學舉辦,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近年來我國在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強調科技創(chuàng)新要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深度融合,助力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焦宗夏院士在致辭中特別指出,大會的宗旨就是要促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使學者、企業(yè)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能夠深入交流與合作,并表達了對承辦方燕山大學、全體參會代表的感謝。杜旭東理事長在致辭中回顧了2000年在燕山大學舉辦首屆大會的情景,他表示,24年間全國流控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建設者們結下的深厚友誼和行業(yè)情懷,將是大家為國家國防和經濟建設努力奮斗的精神力量。王振林董事長在致辭中強調要深化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融合,以新質生產力激發(fā)行業(yè)發(fā)展新活力。趙險峰書記在致辭中向參會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和幫助燕山大學事業(yè)發(fā)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希望燕山大學師生能在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為祖國繼續(xù)貢獻燕大力量。

楊華勇作主旨報告

項昌樂作主旨報告

焦宗夏作主旨報告

斯蒂芬·哈克作主旨報告

大會主旨報告環(huán)節(jié)由焦宗夏院士、孔祥東教授主持。會上,楊華勇院士作了題為“工程機械數字液壓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報告,介紹了浙江大學流體動力基礎件和機電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面對工程機械領域新技術挑戰(zhàn),圍繞數字液壓賦能工程機械等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對數字液壓技術發(fā)展的展望。項昌樂院士作了題為“飛行汽車發(fā)展現狀與關鍵技術”的報告,介紹了飛行汽車研發(fā)的背景意義及國內外研究現狀,闡述了該技術領域研究的核心關鍵技術。焦宗夏院士作了題為“飛機高效高安全剎車系統關鍵技術”的報告,簡要介紹了目前國產大飛機在理論研究和工業(yè)生產最新進展,以實際案例展示了北航研究團隊在飛機剎車系統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來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重點。斯蒂芬·哈克總裁作為特邀嘉賓,在會上作了題為“A new era in fluid power technology has started(開啟流體動力技術新紀元)”的報告,他分享了德國博世力士樂公司在工業(yè)領域生態(tài)架構、基于數字AI的產品體驗等方面的最新技術。

大會特邀報告現場一

左上:王振林;右上:苑世劍;左下:劉成良;右下:李德才

大會特邀報告現場二

左上:趙丁選;右上:王少萍;左下:徐兵;右下:王鴻鑫

北京機械工業(yè)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王振林董事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苑世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成良教授、清華大學李德才教授、燕山大學趙丁選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少萍教授、浙江大學徐兵教授、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王鴻鑫研究員作大會特邀報告。

嘉賓訪談活動現場

本次大會設立了主題為“AI如何賦能流控未來”的嘉賓訪談環(huán)節(jié),楊華勇院士、斯蒂芬·哈克總裁、杜旭東理事長、蘇子孟會長、孔祥東教授、曹東輝研究員受邀出席,論壇由燕山大學姚靜教授主持。6位嘉賓分別從行業(yè)目前應用及瓶頸、行業(yè)未來發(fā)展需求及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對智能AI技術的理解及其對流控領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4個企業(yè)高峰論壇現場

8名學者在青年科學家論壇作學術報告

本次大會設立了4個主題的企業(yè)高峰論壇:工程機械流控技術、現代工業(yè)流控技術、高性能液壓部件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航空航天流控技術,企業(yè)家們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32場論壇報告。大會同時設立了“青年科學家論壇”,8名青年學者作了學術匯報。

8個分會場報告現場

大會同時設立了8個分會場,分別圍繞流控技術工程應用、新型流控元件、建模與數字孿生、智能流控、綠色流控技術、可靠性及故障診斷、密封摩擦與潤滑等領域進行了104場學術報告。本次大會收錄學術論文280篇,展出海報184篇,大會專家組還現場評選了“優(yōu)秀論文”、“十佳論文”、“優(yōu)秀海報”等獎項。

姚靜介紹本屆會議召開的基本情況

劉銀水介紹第十四屆大會的籌備情況

大會會旗交接儀式

大會主席與燕山大學參會教師代表合影

大會閉幕式上,大會主席分別為“優(yōu)秀論文”“十佳論文”“優(yōu)秀海報”的獲獎作者頒獎,同時為本屆會議的贊助商企業(yè)代表頒發(fā)了獎杯。燕山大學姚靜教授代表大會組委會向全體參會代表匯報了本次大會舉辦的基本情況和相關數據。第十四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將于2026年4月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辦,華中科技大學劉銀水教授代表下屆會議的承辦方,向參會代表介紹了會議籌辦的總體規(guī)劃。大會最后進行了會旗交接儀式。

大會期間召開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制分會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工作會議、《液壓氣動與密封》期刊編委會議、《機床與液壓》期刊編委會議。部分企業(yè)還參加了在燕山大學舉辦的“流控人才專場招聘會”,并進行了產品展示和技術咨詢。會議期間,參會代表還參觀了起重機械關鍵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冷軋板帶裝備及工藝技術研究中心、極端條件下機械結構和材料科學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河北省重型機械流體動力傳輸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等。

會議代表參觀實驗室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還參觀了起重機械關鍵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冷軋板帶裝備及工藝技術研究中心、極端條件下機械結構和材料科學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河北省重型機械流體動力傳輸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等。

本次會議全方位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在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所取得的成就,為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和企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搭建了交流互促的平臺,促進了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為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的發(fā)展注入了新動力。

來源:燕大液壓

初審:董 萌

復審:張宏梅

終審:吳培國

編輯:李吉旺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