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水北調(diào)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在機械化施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0月25日,由中鐵工業(yè)旗下中鐵裝備聯(lián)合江漢水網(wǎng)公司、中鐵三局共同研制的“江漢平安號”(中鐵1468號)雙護盾硬巖掘進機在鄭州順利下線。10月28日,中鐵裝備聯(lián)合江漢水網(wǎng)公司、中鐵十二局共同研制的“江漢開拓號”(中鐵1466號)單護盾硬巖掘進機在四川德陽基地成功通過驗收。這兩臺大直徑TBM的相繼下線,標志著引江補漢工程機械化施工邁進了新的階段。
引江補漢工程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具有大埋深、長線路、大洞徑等技術特點和“高地應力、高水壓、高巖石強度,斷層多、地下水多”等地質難點,面臨強巖爆、突泥涌水、大斷裂、軟巖變形、高溫、有毒有害氣體等多重挑戰(zhàn),在我國長距離有壓引調(diào)水隧洞中屬于單洞長度超長、洞徑超大、綜合難度超高的工程。全線共投入10臺硬巖掘進機,掘進段總長123km。2024年9月26日,應用于該項目的首臺硬巖掘進機“江漢先鋒號”正式下線。
“江漢平安號”TBM
“江漢平安號”TBM開挖直徑11.93m,總長約180m,掘進總長度約16.6km里,應用于引江補漢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結機電安裝2標。該設備搭載多項智能化技術,具有超前探測、智能掘進、安全高效可靠等優(yōu)點。設計團隊還為其搭載了超前地質探測系統(tǒng)、卡機預警系統(tǒng)、刀具狀態(tài)檢測系統(tǒng)等多項創(chuàng)新技術。自主研發(fā)的TBM-SMART智能掘進系統(tǒng),可自動評價地質狀態(tài)和設備的健康狀態(tài),并設置適配的掘進參數(shù),保證TBM掘進的安全、高效。
“江漢開拓號”TBM
“江漢開拓號”TBM開挖最大直徑12.23m,整機長度227m,掘進總長度約12.17km,應用于引江補漢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結機電安裝6標。該設備最小轉彎半徑800m,適應最大坡度10%。設計團隊針對該標段地質難點進行了專門設計,通過采用盾體偏心、刀盤擴挖、雙速減速器及盾體減磨設計,增加了護盾卡機預警和評估系統(tǒng),最大程度降低潛在施工風險。
來源:中鐵工業(yè)
初審:董 萌
復審:張宏梅
終審:吳培國
編輯:李吉旺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若對該稿件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